在北京時間10月20日下午2點華為發布了年度旗艦機——Mate10 ,風頭正勁。而與之糾葛不斷的競爭對手——中興雖比華為早幾天發布了自家的新機——Z17S,但是沒有看到什么水花。即便是在國外發布了一款折疊雙屏手機——中興天機Axon M,同樣也毫不意外的被華為的聲勢掩蓋掉了。
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?要知道中興以前是排在國產品牌第一的位置上的,中興給人的感受就是:在手機行業浮浮沉沉這些年,國內手機圈有夏新波導驟起驟落、愛立信、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的紛紛退場,中興則顯淡定很多,一副:“悶聲發大財”的樣子。
其實中興做的已經相當不錯了,從1985年成立到現在,經歷了兩次通訊行業寒冬,不僅克服了國內復雜的手機市場環境,即使現在的2017通訊業寒冬,中興也表現得游刃有余。
即便如此的淡定態度,中興手機的全球銷量也接連幾年穩定在5000萬臺上下,跟最近風波不斷的HTC相比,日子過得也到穩定踏實。但是再看看中興手機在我們國內的表現就有點不盡人意了,自從2011年底,小米發布了自己的小米1開始,小米從中興手里拿走了高通的投資還與高通合作,有了高通技術和供應鏈支持,小米的業績扶搖直上。而這些年中興呢?2013年到現在,中興手機國內銷量一直穩定在1500萬臺左右,高峰期一度接近3000萬臺。還不如現在的魅族!
而現在風頭正勁的華為在手機領域比中興發展的要晚,華為之前一直都做ODM代工的,到2004年才正式推出自家的手機終端產品,但是現在的銷量卻是中興現在所不能匹敵的。中興是要資源有資源,要財力有財力,可是銷量上不來,這可能與他們不重視互聯網營銷的原因,現在的市場營銷模式跟以往已經不一樣了,但是中興還是一心只做渠道,根本不管宣傳營銷。近兩年好不容易重視了一下互聯網營銷,也都是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”、有事的時候灑灑水完事。這樣下來的結果就是知名度上不來,自然而然銷量也就上不來了。